Copyright @2010- news.cnn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快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邮箱:bgm1231@sina.com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middot;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
左权县原名辽县,位于太行山山脊中段,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1942年,为纪念在此殉国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如今的左权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mdash;mdash;这里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游击战争发祥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三三制民主政权诞生地。伟大的太行精神如同清漳河水,在此奔涌、沉淀、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左权县紧紧围绕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奋斗目标,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实现了从红色热土到发展沃土的蝶变。
山水为卷,文旅生金
依托壮美的太行山水与厚重的红色底蕴,近年来,左权县以文旅融合为笔,擘画出红色左权与清凉夏都的精彩画卷。
坐落在太行山中段西侧,清漳河中下游的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如今,占地1.15平方公里的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正联动桐峪1941红色景区、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等全县15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组成极具特色的左权红色旅游板块。
2023年开始试运营,2024年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20万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运营主管杜鑫介绍。2025年,纪念馆景区新增《万金家书》情景诵读项目,以艺术化的形式,重现左权将军在战火纷飞中写给妻女的珍贵书信,让观众感受民族大义与骨肉亲情交织的家国情怀。
潺潺清漳河、巍巍太行山、悠悠中华魂,红色精神浸润中的青山绿水,是左权宝贵的自然财富。其中,全长136华里左权县红色太行百里画廊旅游区项目是山西省文旅产业三大板块中太行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百里画廊间,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每年夏季,左权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与画家,这些纷至沓来的客人徜徉在清凉山间,将太行美景泼染在画板之上。
据悉,该写生基地覆盖4个乡镇、21个行政村,总面积180平方千米,布局了200多个写生点,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创作。
随着写生人群的扩大,当地乡村业态愈发丰富。特色民居改造的写生驿站、咖啡馆、画材店、文创店等次第涌现,既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泽成村村民赵伟红是写生基地咖啡馆的员工,也经营着自己的民宿,她告诉记者:我们村有20多人都在基地工作。我家开的民宿每天能接待十来位散客,一年仅民宿收入就有2万多元。
如今,藏在太行山里的艺术天地,已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接待能力最强、合作院校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写生基地,直接带动当地村民5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2024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入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 案例和优秀案例名单,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文旅的春风,吹进了太行山,吹开了属于左权的特色产业路。左权县以15个精品示范村、2条精品线路牵引,推动红色+山水+写生+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游览、可体验、可运营、可持续、可复制的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左权模式。
非遗新生,古艺潮传
左权县素有民间艺术之都的美誉。左权民歌、小花戏两大国家级非遗项目蜚声海内外,布艺虎、剪纸、吊挂、竹马、六合拳、会鼓、黄河阵等十余项省市级非遗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太行深处的文化锦绣。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与工艺各有讲究,常见的是用棉布、丝绸缝制成形,虎腹内装填锯末、谷糠或棉花,表面以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勾勒五官与花纹。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爱萍说。
为纪念左权将军,左权布老虎又被称作将军虎。李爱萍介绍,将军虎的制作工艺繁复,简易款需125道工序,复杂的大型老虎则超过300道工序。2024年五一假期,一只长8米、高5.6米、宽4.8米的将军虎惊艳亮相,它由28人耗时一个月合力缝制,展出后同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目前,李爱萍已传授3000余名左权妇女将军虎缝制技艺,她的女儿也投身其中,将将军虎与潮玩元素融合,与深圳时尚潮玩品牌推出联名款系列产品,太行山中的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一线城市年轻人的青睐。
不仅布老虎变成当地百姓的招财虎,享有万首民歌千出戏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左权县,将众多非遗技艺都玩出新花样,从走进央视的《中国民歌盛典》到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太行奶娘》《烽火家书》,再到以小花戏创编的广场舞健身花戏hellip;hellip;左权非遗正以破圈之势融入现代生活肌理。
链式农业,沃野生机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拐儿镇旧寨村,成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缀挂枝头。该村支部书记药泽勇介绍:全村树龄百年以上的老核桃树有639棵,结的绵核桃口感好,出油率高,一棵树平均年产100多斤干核桃,每斤能卖到20-30元!村里还种了700多亩矮化核桃树,都交给托管公司打理,给农民减轻了田间管理的负担。
左权种植核桃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全县现有绵核桃老树近4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老树5万余株。左权绵核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带动核桃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左权县近年来全面推行核桃种植托管服务,科学系统地实施核桃树田间管理。同时,加速推进核桃品种选育改良。全县核桃产量攀升至1.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左权核桃油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
与此同时,左权县以链式思维重塑农业版图,依托核桃、连翘、左权羊等特色资源,不断聚链成势。在畜牧业生产中,打通左权羊饲料、青储、保种、育肥、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条,推动左权畜牧业向组织有序、规模扩大、运转高效的现代化模式迈进;在中药材种植中,遵循产、加、销联动思路,不断完善链条协同能力,左权连翘获评中国生态连翘之都道地原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左权县以链长制为牵引、链主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造血体系,不断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为老区找到共富新路径,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middot;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
左权县原名辽县,位于太行山山脊中段,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1942年,为纪念在此殉国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如今的左权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mdash;mdash;这里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游击战争发祥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三三制民主政权诞生地。伟大的太行精神如同清漳河水,在此奔涌、沉淀、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左权县紧紧围绕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奋斗目标,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实现了从红色热土到发展沃土的蝶变。
山水为卷,文旅生金
依托壮美的太行山水与厚重的红色底蕴,近年来,左权县以文旅融合为笔,擘画出红色左权与清凉夏都的精彩画卷。
坐落在太行山中段西侧,清漳河中下游的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如今,占地1.15平方公里的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正联动桐峪1941红色景区、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等全县15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组成极具特色的左权红色旅游板块。
2023年开始试运营,2024年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20万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运营主管杜鑫介绍。2025年,纪念馆景区新增《万金家书》情景诵读项目,以艺术化的形式,重现左权将军在战火纷飞中写给妻女的珍贵书信,让观众感受民族大义与骨肉亲情交织的家国情怀。
潺潺清漳河、巍巍太行山、悠悠中华魂,红色精神浸润中的青山绿水,是左权宝贵的自然财富。其中,全长136华里左权县红色太行百里画廊旅游区项目是山西省文旅产业三大板块中太行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百里画廊间,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每年夏季,左权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与画家,这些纷至沓来的客人徜徉在清凉山间,将太行美景泼染在画板之上。
据悉,该写生基地覆盖4个乡镇、21个行政村,总面积180平方千米,布局了200多个写生点,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创作。
随着写生人群的扩大,当地乡村业态愈发丰富。特色民居改造的写生驿站、咖啡馆、画材店、文创店等次第涌现,既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泽成村村民赵伟红是写生基地咖啡馆的员工,也经营着自己的民宿,她告诉记者:我们村有20多人都在基地工作。我家开的民宿每天能接待十来位散客,一年仅民宿收入就有2万多元。
如今,藏在太行山里的艺术天地,已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接待能力最强、合作院校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写生基地,直接带动当地村民5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2024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入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 案例和优秀案例名单,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文旅的春风,吹进了太行山,吹开了属于左权的特色产业路。左权县以15个精品示范村、2条精品线路牵引,推动红色+山水+写生+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游览、可体验、可运营、可持续、可复制的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左权模式。
非遗新生,古艺潮传
左权县素有民间艺术之都的美誉。左权民歌、小花戏两大国家级非遗项目蜚声海内外,布艺虎、剪纸、吊挂、竹马、六合拳、会鼓、黄河阵等十余项省市级非遗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太行深处的文化锦绣。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与工艺各有讲究,常见的是用棉布、丝绸缝制成形,虎腹内装填锯末、谷糠或棉花,表面以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勾勒五官与花纹。省级非遗传承人李爱萍说。
为纪念左权将军,左权布老虎又被称作将军虎。李爱萍介绍,将军虎的制作工艺繁复,简易款需125道工序,复杂的大型老虎则超过300道工序。2024年五一假期,一只长8米、高5.6米、宽4.8米的将军虎惊艳亮相,它由28人耗时一个月合力缝制,展出后同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目前,李爱萍已传授3000余名左权妇女将军虎缝制技艺,她的女儿也投身其中,将将军虎与潮玩元素融合,与深圳时尚潮玩品牌推出联名款系列产品,太行山中的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一线城市年轻人的青睐。
不仅布老虎变成当地百姓的招财虎,享有万首民歌千出戏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左权县,将众多非遗技艺都玩出新花样,从走进央视的《中国民歌盛典》到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太行奶娘》《烽火家书》,再到以小花戏创编的广场舞健身花戏hellip;hellip;左权非遗正以破圈之势融入现代生活肌理。
链式农业,沃野生机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拐儿镇旧寨村,成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缀挂枝头。该村支部书记药泽勇介绍:全村树龄百年以上的老核桃树有639棵,结的绵核桃口感好,出油率高,一棵树平均年产100多斤干核桃,每斤能卖到20-30元!村里还种了700多亩矮化核桃树,都交给托管公司打理,给农民减轻了田间管理的负担。
左权种植核桃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全县现有绵核桃老树近4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老树5万余株。左权绵核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带动核桃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左权县近年来全面推行核桃种植托管服务,科学系统地实施核桃树田间管理。同时,加速推进核桃品种选育改良。全县核桃产量攀升至1.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左权核桃油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
与此同时,左权县以链式思维重塑农业版图,依托核桃、连翘、左权羊等特色资源,不断聚链成势。在畜牧业生产中,打通左权羊饲料、青储、保种、育肥、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条,推动左权畜牧业向组织有序、规模扩大、运转高效的现代化模式迈进;在中药材种植中,遵循产、加、销联动思路,不断完善链条协同能力,左权连翘获评中国生态连翘之都道地原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左权县以链长制为牵引、链主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造血体系,不断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为老区找到共富新路径,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