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0- news.cnn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快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邮箱:bgm1231@sina.com
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只见盛夏的梨树枝叶郁郁葱葱,果实挂满了枝头。我们祝家新村有了很大的变化。你看路也通了也宽大,各种车辆都能驶进我们祝家新村了。祝家沟村村民说。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辽宁乃至东北的西大门,是西来、北上暴雨云团必经之地,燕山余脉在这里俯身入海,境内海拔高差达1000多米,地形地貌复杂,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
2024年8月20日,葫芦岛地区出现罕见特强暴雨,当时绥中县和建昌县是降水集中地区。祝家沟村因处在山区、且地势低洼,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全村部分道路被淹没损毁,1100亩农田全部受损,51户村民住房受损,其中41户已不具备在原址修复重建的条件。受灾最严重的祝家沟西组41户186名群众采取异地集中重建方式安置,重建工程于2024年9月9日开工建设,去年10月20日全部完成,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绥中县气象局高效应对8middot;20特强暴雨灾害,保障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葫芦岛市推动智慧气象赋能农业生产,绘制全市花生种植气候区划图,并将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估结果融入气候贷花生贷等涉农贷款信用评估体系。
做果农的贴心天气管家
绥中白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直是绥中县气象局一县一品为农服务的重点。近年来,绥中县气象局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保障作用,针对绥中白梨各生育期制定具体化的气象指标,科学、合理地指导白梨全生育期、全链条的生产活动。
绥中果业发展不均衡,传统大范围预报难以满足山区果园的精细化需求。2025年,气象部门在祝家沟村建成并投入运行首个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标志着气象为农服务迈入点对点新阶段。
该站点选址于祝家沟核心果树种植区,代表性极强,精准布设直击痛点。监测要素涵盖空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关键指标,数据每分钟更新一次。实时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一方面接入绥中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员广播等方式,直接推送给祝家沟及周边果农,数据赋能,服务到家。
气象数据正深刻改变着当地果园管理,祝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向记者介绍:依据土壤墒情数据,我们果农能精确判断何时浇水、浇多少水,有效节水节肥。可随时查看小气候站提供的实况温湿风数据,选择最佳作业时间,提升效率与安全。
祝家沟气候站如同为果园装上了气象传感器,让农事活动有了科学的导航仪,深受果农欢迎,也为未来在全县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绥中县气象局局长于志东告诉记者:我们深知,每一次精准的气象研判、每一次及时的灾害预警、每一份贴心的农事建议,都关乎着万千果农的辛勤付出与丰收期盼。在绥中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气象服务早已超越简单的阴晴雨雪预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支撑。
金融times;气象打造服务新模式
绥中县李家乡李家村的主要产业是种植苹果,然而多变的天气常常让果农忧心忡忡。干旱、暴雨、霜冻等气象灾害一旦发生,果树产量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果农收入也随之波动。葫芦岛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的正式运行,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气象部门在李家乡每个村设立气象喇叭,利用先进的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预测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当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通过短信、广播、手机App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果农。
2024年1月,葫芦岛市气象局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葫芦岛市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涉农贷款客户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打造金融times;气象新模式,助力农业减损和农民增收。
在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双方联合开发气候惠农贷产品。2024年11月5日,首批气候惠农贷正式发放。兴城市红崖子镇是花生主产区,当地花生种植大户孙某成为首批气候惠农贷客户。孙某通过信贷资金支持,从最初的种植50亩,到经营800亩,再到从事花生收购,年经营收入由3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全市135万亩花生等特色农业,为3500名农户提供气象预报与贷款服务,构建了精准监测-智能预警-多元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其有效性在防灾减灾、行业赋能中得到验证,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数据则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样本。
气象科技提升特色产业效益
辽阳县甜水乡李家村有一个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是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灵芝种植基地。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都有较高要求,甜水乡地处辽阳县东部山区,环境好、空气好、早晚温差大,很适合种植灵芝。
针对灵芝喜湿怕光的特性,气象部门在灵芝主产区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为种植户提供精准的生态调控建议。以前是全凭经验,现在可以看数据调大棚小气候。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娜说。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自动站气象信息,预警高温或连阴雨天气,指导农户及时调整大棚通风和湿度,确保灵芝品质稳定。
辽阳市气象部门还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工作,为优质产品颁发气候品质证书。推动灵芝等产品市场溢价10%~20%,实现了好气候出好产品的品牌价值,助力农户增收近30万元,提升当地特色产业效益。
辽阳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近年来大力发展不老莓产业,辽宁岭秀山矿泉饮品有限公司开展不老莓种植及产品研发,从刚开始种植3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万余亩,拥有国内最大不老莓有机种植基地和年产3万吨的不老莓浓缩压榨生产线,已成为不老莓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
弓长岭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完美匹配了不老莓的生长特性。不老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气象服务的介入给管理人员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方便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块结合所属的环境调整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果品的质量,显著增加了不老莓一等果的产出。
不老莓随餐饮品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不老莓产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支持,2024年弓长岭区气象局在种植基地安装一台农田小气候站气象监测站,通过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土壤墒情等气象要素,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不老莓在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等生长周期的环境状况,为实施精细化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只见盛夏的梨树枝叶郁郁葱葱,果实挂满了枝头。我们祝家新村有了很大的变化。你看路也通了也宽大,各种车辆都能驶进我们祝家新村了。祝家沟村村民说。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是辽宁乃至东北的西大门,是西来、北上暴雨云团必经之地,燕山余脉在这里俯身入海,境内海拔高差达1000多米,地形地貌复杂,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
2024年8月20日,葫芦岛地区出现罕见特强暴雨,当时绥中县和建昌县是降水集中地区。祝家沟村因处在山区、且地势低洼,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全村部分道路被淹没损毁,1100亩农田全部受损,51户村民住房受损,其中41户已不具备在原址修复重建的条件。受灾最严重的祝家沟西组41户186名群众采取异地集中重建方式安置,重建工程于2024年9月9日开工建设,去年10月20日全部完成,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绥中县气象局高效应对8middot;20特强暴雨灾害,保障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葫芦岛市推动智慧气象赋能农业生产,绘制全市花生种植气候区划图,并将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估结果融入气候贷花生贷等涉农贷款信用评估体系。
做果农的贴心天气管家
绥中白梨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直是绥中县气象局一县一品为农服务的重点。近年来,绥中县气象局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保障作用,针对绥中白梨各生育期制定具体化的气象指标,科学、合理地指导白梨全生育期、全链条的生产活动。
绥中果业发展不均衡,传统大范围预报难以满足山区果园的精细化需求。2025年,气象部门在祝家沟村建成并投入运行首个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标志着气象为农服务迈入点对点新阶段。
该站点选址于祝家沟核心果树种植区,代表性极强,精准布设直击痛点。监测要素涵盖空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关键指标,数据每分钟更新一次。实时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一方面接入绥中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员广播等方式,直接推送给祝家沟及周边果农,数据赋能,服务到家。
气象数据正深刻改变着当地果园管理,祝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向记者介绍:依据土壤墒情数据,我们果农能精确判断何时浇水、浇多少水,有效节水节肥。可随时查看小气候站提供的实况温湿风数据,选择最佳作业时间,提升效率与安全。
祝家沟气候站如同为果园装上了气象传感器,让农事活动有了科学的导航仪,深受果农欢迎,也为未来在全县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绥中县气象局局长于志东告诉记者:我们深知,每一次精准的气象研判、每一次及时的灾害预警、每一份贴心的农事建议,都关乎着万千果农的辛勤付出与丰收期盼。在绥中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气象服务早已超越简单的阴晴雨雪预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支撑。
金融times;气象打造服务新模式
绥中县李家乡李家村的主要产业是种植苹果,然而多变的天气常常让果农忧心忡忡。干旱、暴雨、霜冻等气象灾害一旦发生,果树产量和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果农收入也随之波动。葫芦岛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的正式运行,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气象部门在李家乡每个村设立气象喇叭,利用先进的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预测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当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通过短信、广播、手机App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果农。
2024年1月,葫芦岛市气象局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葫芦岛市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涉农贷款客户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打造金融times;气象新模式,助力农业减损和农民增收。
在智慧气象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上,双方联合开发气候惠农贷产品。2024年11月5日,首批气候惠农贷正式发放。兴城市红崖子镇是花生主产区,当地花生种植大户孙某成为首批气候惠农贷客户。孙某通过信贷资金支持,从最初的种植50亩,到经营800亩,再到从事花生收购,年经营收入由3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全市135万亩花生等特色农业,为3500名农户提供气象预报与贷款服务,构建了精准监测-智能预警-多元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其有效性在防灾减灾、行业赋能中得到验证,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数据则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样本。
气象科技提升特色产业效益
辽阳县甜水乡李家村有一个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是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灵芝种植基地。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都有较高要求,甜水乡地处辽阳县东部山区,环境好、空气好、早晚温差大,很适合种植灵芝。
针对灵芝喜湿怕光的特性,气象部门在灵芝主产区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为种植户提供精准的生态调控建议。以前是全凭经验,现在可以看数据调大棚小气候。辽阳修仙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娜说。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自动站气象信息,预警高温或连阴雨天气,指导农户及时调整大棚通风和湿度,确保灵芝品质稳定。
辽阳市气象部门还开展气候品质评价工作,为优质产品颁发气候品质证书。推动灵芝等产品市场溢价10%~20%,实现了好气候出好产品的品牌价值,助力农户增收近30万元,提升当地特色产业效益。
辽阳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近年来大力发展不老莓产业,辽宁岭秀山矿泉饮品有限公司开展不老莓种植及产品研发,从刚开始种植3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万余亩,拥有国内最大不老莓有机种植基地和年产3万吨的不老莓浓缩压榨生产线,已成为不老莓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
弓长岭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完美匹配了不老莓的生长特性。不老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气象服务的介入给管理人员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方便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块结合所属的环境调整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果品的质量,显著增加了不老莓一等果的产出。
不老莓随餐饮品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不老莓产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支持,2024年弓长岭区气象局在种植基地安装一台农田小气候站气象监测站,通过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土壤墒情等气象要素,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不老莓在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等生长周期的环境状况,为实施精细化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