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正文

支撑高原铁路建设首套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应用

发布日期:2025-02-19 09:06:15 文章来源: 千龙网 阅读量:6023   

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近日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完成对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高原铁路建设工程穿越海拔2500米到5000米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建设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象条件极为恶劣、人迹罕至,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存在滑坡、泥石流、风沙、地震、雪害及冻土等诸多工程地质难题,地面勘查无法实施。

获取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是铁路安全设计、高效施工,乃至建成后可靠运维的首要条件。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航空大地电磁探测能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玲介绍,航空电磁探测技术基于地下物质的电学性质差异,可以实现对矿产、水资源和地质构造的探测,是资源勘探和工程勘查的核心技术手段。

据悉,该套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大探测深度超过3000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近日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完成对5000米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貌地区的地质勘查任务,为国家重大铁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高原铁路建设工程穿越海拔2500米到5000米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建设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象条件极为恶劣、人迹罕至,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存在滑坡、泥石流、风沙、地震、雪害及冻土等诸多工程地质难题,地面勘查无法实施。

获取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是铁路安全设计、高效施工,乃至建成后可靠运维的首要条件。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航空大地电磁探测能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玲介绍,航空电磁探测技术基于地下物质的电学性质差异,可以实现对矿产、水资源和地质构造的探测,是资源勘探和工程勘查的核心技术手段。

据悉,该套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大探测深度超过3000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