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正文

华南农大:大学毕业生助力土特产“出山”

发布日期:2023-03-01 03:57:00 文章来源: 网络 阅读量:8694   
华南农大:大学毕业生助力土特产“出山”

一箱箱装有大米、腐竹等土特产的包裹,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发往全国多地,“带货主播”王帅彬十分开心。王帅彬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毕业生。他带领趣乡村团队,通过新媒体等营销方式,以区域品牌带动连山企业品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趣乡村团队在连山开展近百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培训约6000人次,培育出了一个“网红团队”。团队拍摄25条农文旅体相关视频,重点孵化的5个“网红”,视频累计播放量达500万。

在团队助力下,近三年连山电商农产品销量超亿元,线上线下售出6400吨连山大米、182万斤生姜、145.8万斤腐竹。小小的县城也因“网红经济”,获得了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广东省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等称号。

熟悉农业,学以致用。王帅彬成立了广州趣乡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从直播电商销售、农村电商培训做起,到现在建设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场。实现年度营业额达1000万元,辐射带动一二三产业增值5000万元,带动了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努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新型人才,是农林高校肩负的重大责任。”华南农大校长刘雅红介绍说,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侧,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想引领协同育人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协同育人教学体系、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体系等“八个协同育人”体系。华南农大围绕乡村振兴的多层次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五卓越”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育好乡村振兴“后备军”。

“我希望自己能研发出高产稳产的农作物品种,来托起更多农民的致富梦,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切实推动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华南农大2021级新农班本科生丁思雨说。

为切实推进“新农科”建设,服务种业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华南农大依托作物学一流学科,开设“新农学”创新班,探索高层次农科人才培养的“华农模式”。“新农学”创新班以“加强基础、突出创新、注重探索、追求卓越”为理念,依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创新能力、宽广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新农科人才。

为破解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华南农大加强耕读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改造教学链,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对标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在校内打造千亩实践教学基地,整合组建丁颖耕读学堂,在校外建成1000多个各类实践基地,强化耕读教育,推进农事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学校还围绕“三下乡”“广东农技服务乡村行”等,创建“行走课堂”,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增强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华南农大用好丁颖、卢永根、刘耀光“一门三院士”典型事迹,以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的“时代楷模”精神,引领学生知农爱农,将个人成才方向同国家强农兴农所需紧密联系。学校还构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链联动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225门具有华南农大特色的“耕读教育”和“大国三农”课程,发挥“五馆一室”平台和“中国地图”式的校园布局的育人功能,深化德育培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